还没过年,闺蜜琳琳就已经提前开始因为压岁钱的事情而苦恼不已。琳琳的儿子在去年出生了,原以为儿子的出生给家庭带来更多的是喜悦,没想到自己和丈夫却差点因为孩子压岁钱的事情闹离婚。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本过年图个吉利的压岁钱怎么让小两口差点闹离婚了呢?
事情是这样的,琳琳是家里的独女,家庭环境优渥,从小被父母“富养”长大。而琳琳的丈夫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穷小子”,家里条件不好,还有两个兄弟。
丈夫家的情况,在结婚之前琳琳就很清楚,她并没有因为家庭条件的差异对丈夫或者他的家人有半分嫌弃。
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琳琳一家人是在丈夫的老家过的年,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
吃完饭后,琳琳的婆婆也就是孩子的奶奶从兜里拿出一个红纸包,塞进了孩子的怀里。
因为孩子还不会说话,懂事的琳琳连忙代替孩子道谢。孩子的奶奶笑了笑说道:“不多,就几百块钱,给孩子图个吉利。”
就在这时候,琳琳接到了自己父母打来的视频电话,想着让父母感受下自己过年的氛围,琳琳特地打开了免提。
琳琳的妈妈看到女儿一家人其乐融融,很是欣慰。在视频中,琳琳的妈妈,也就是孩子的外婆特地提了一句压岁钱的事情,表示虽然外婆不能和孩子一起过年,但是压岁钱不可少。外婆表示自己已经转账了一万元给孩子妈妈,作为孩子第一年的压岁红包。
听到一万元压岁包,琳琳的丈夫脸上立马“晴转阴”,琳琳的婆婆也默默低下了头,沉默不语。
琳琳起初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等丈夫吃完饭拉着琳琳到一边说话,琳琳这才意识到外婆给的这一万元压岁钱给出了问题。
琳琳的丈夫平时哪里都好,就是有点大男子主义,比较好面子。孩子的外婆给了孩子一万元压岁包,在琳琳丈夫眼里,就是在故意让孩子的奶奶出糗、难堪。
琳琳没想到竟然压岁钱也能引起一场风波,面对丈夫的指责,她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
只能尴尬地笑笑说:“我妈一直都是这样的,我从小收到的压岁钱就比较多,她没有恶意。”
但是琳琳的丈夫脸色依旧很难看,觉得即便是琳琳家庭条件好,她也应该和自己的妈妈沟通好,不要让孩子收到差距如此悬殊的压岁包。
现在孩子还小,不明白压岁包的金额区别,等孩子大了,他说不定就嫌弃奶奶,不愿意再来奶奶家。
因为这件事,琳琳的丈夫和琳琳“冷战”了很长时间,琳琳觉得这个年过得真没意思。
眼看今年年关将至,琳琳还没想好怎么和自己的妈妈沟通,让她少给些,她也因此非常苦恼。
长辈们给孩子压岁钱,原本是给孩子讨个好彩头,图个吉利。没成想,一个小小的压岁钱,还能引发出家庭矛盾。
其实给孩子压岁钱中的“讲究”并不少,如果你不懂其中的讲究,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引起一些令人尴尬的事情发生。
给孩子压岁包不能随意,这几方面要“讲究”,不然可能会闹出尴尬事
讲究一:不要给“过多”压岁钱
有些长辈在给孩子压岁钱这方面出手非常阔绰,动辄上千上万块。长辈们有这个经济实力是好事,但是给孩子太多的压岁钱,反倒会让压岁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而且给孩子太多的压岁钱也容易引起攀比之风,不利于家庭的和睦。
除此之外,金额过高的压岁钱还会让孩子误以为赚钱很容易,养成大手大脚的花钱习惯,不利于孩子的“财商”培养。压岁钱是过年的一种“仪式感”,长辈们不应该让这种“仪式感”变了味。
孩子们的世界很简单、纯粹,他们即便是收到5元、10元,都会很开心。
因此,长辈们在给孩子包压岁包的时候,要注意红包金额的大小,即便自己财力雄厚,也不宜给过高的压岁钱,更不宜打肿脸充胖子,为了面子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外给孩子包个“大红包”。
讲究二:压岁钱最好不要“转账支付”
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一项传统年俗,既然是传统,我们就要尊重传统的“仪式感”。
虽然电子红包已经盛行很久,但是长辈们在给孩子新年压岁包的时候,最好还是能够用传统的方式。
想象一下,孩子们在收到电子红包和实物红包的时候,肯定是在收到后者的时候会更加开心。
为了尊重传统,为了让孩子感受到这份浓浓的“年味”,长辈们最好能够提前准备些红包袋,精心为孩子们准备过年的压岁包。
讲究三:给孩子发压岁钱要当着父母面
虽然说压岁钱是长辈给孩子的红包,但是长辈们给孩子压岁钱的时候最好趁着孩子父母在场。
如果孩子的父母不在场,可能会引发很多问题。
例如孩子隐瞒收到某位长辈压岁钱的事实,孩子谎报收到压岁钱的数目等。如果孩子的父母不知情,孩子很可能会养成撒谎,花钱大手大脚的坏习惯。因此,大家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最好能当着孩子父母的面。
写在最后
过年,给孩子压岁钱是很多地方都有的习俗,它寓意着对孩子新的一年的祝福,所以,长辈们在给孩子也岁前的时候,不能太随意,该讲究的还是得讲究,这样孩子收到红包的时候,才会更开心。
【互动话题】:
你今年过年需要给孩子发压岁钱吗?
你们那边有关给孩子压岁钱还有哪些“讲究”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