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退出保护,允许男孩去经历、去吃苦
与其一辈子替儿子遮风挡雨,不如让儿子直面人生中的风雨。
如果妈妈像“割草机”一样帮孩子扫平成长中的一切障碍,表面上是保护了孩子,替孩子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却让孩子失去了一次次成长的机会。
一个不曾经历风雨的男孩,抵抗不了风雨。
一个没有经历过挫折、失败和挣扎的男孩,永远无法真正长大。
该锻炼男孩的时候,别保护;该让男孩吃苦的时候,别拦着。
只有放手让男孩去经历,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孩子才能扛起责任和担当。
2.退出家务,让男孩学会自立和承担老话常说:“不自理,难自立。”
自理自立是每一个男孩都应该具备的基础能力。
只知怜惜孩子,什么都不让孩子干,会滋养孩子的惰性,让孩子变成一个懒惰自私的“巨婴”。
教育专家卢勤说:
“如果你要做大伞,让孩子做小鸡,孩子永远是小鸡。
如果换个位置,你做小鸡让孩子做大伞,孩子就能顶天立地。男孩是要用的,越用越灵。”
宠大的男孩是“废物”,用大的男孩是“人物”。
妈妈懒一点,男孩就多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妈妈舍得用孩子,男孩就多一份自理自立的底气。
3.退出选择,给男孩自主的权利
只有把选择权和自主权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决定、去尝试,孩子才不会因内心的痛苦挣扎而走向极端。
《养育男孩》中说:
“男孩不会在一夜之间长大。他们的成长要经历一个特定的过程,没有捷径。”
妈妈的过度亲密,正在废掉男孩。
想要养出一个温暖、孝顺的男孩,就一定要让男孩学会尊重和付出。
想要养出一个有主见、有魄力的男孩,就一定要让男孩自己去选择、经历和成长。
妈妈不纵容、不越界,亲子关系才能融洽,男孩才能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