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监控视频火了,很多妈妈看了都说很难过。
视频画面里面,是一个发烧的妈妈和三个正在吃饭的孩子。
因为生病加上劳累,在视频开始几秒钟后,这位妈妈就重重摔倒在地,很多人都说,光是看视频都觉得这位妈妈摔得疼。
但是三个孩子知道妈妈摔倒后的反应,实在让人心寒。
三个孩子既没有上前查看,也没有询问一下妈妈的情况。
而是转头看了一眼,然后就继续自顾自的吃饭,全然不关心倒在地上的妈妈。
后面二女儿走过去看了一眼,但是也就是看一看,其他什么都没做。
反正很多网友看完视频都觉得三个孩子实在太冷漠。
还有一位自闭症孩子的老师分享说:
自闭症的孩子最缺乏的是共情和对父母的依恋,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关注不到外面的世界。
但是有一天,他假装晕倒,这些自闭症的孩子都会跑过去扒拉他的眼睛,想让他醒过来。
但是这三位孩子,既不是自闭症患者,又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孩子,为什么会如此冷漠?
孩子自私冷漠跟孩子性格无关
跟家长的教育有关
李玫瑾教授曾经在采访中分析过,孩子为什么会冷漠自私,主要是父母教育观念有问题。
孩子在弱小的时候,舍不得让他做任何事,什么事情都帮着做。
在孩子开始上学后,很多家长也都会体谅孩子学习压力大,所以一般不给孩子其他生活的压力,包揽了他们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一切,只是让他们好好学习好就行。
然后到高中甚至到大学,孩子都不用为父母去负责任何事情,只需要管好自己就行。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就算她们考上大学,也会觉得,我是自己考上大学的,跟父母没有关系,根本不会懂得感恩。
父母帮孩子做的所有事情,过分的帮孩子承担责任,孩子自然就会冷漠自私。
不知道之前大家有没有刷到过一个新闻。
一个23岁的姑娘,大专辍学,到西班牙读本科。父亲每个月,都会提前给她打10000元生活费。
可是一次父亲发现,女儿动了应急用的信用卡,害怕女儿大手大脚,父亲就多问了两句。
为了供女儿在国外生活和学习,他的经济压力很大,希望女儿在消费上有所节制。
他还说:“爸爸51岁了,已经老了,没有能力一直养你。”
可女儿非但没有体会父亲的不容易,反而是把自己和父亲的聊天记录发到网上,还公然发帖辱骂父亲,并且号召大家一起网暴他。
甚至还说出“养不起本仙女当初就别生啊”,这种冷血无情的话。
父母辛苦了大半辈子,却养不出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问题就出在不计成本的付出。
父母一味地满足孩子,最终产生悲剧的情况,还发生在动物界。
在《动物世界》里面,有一种红蜘蛛,刚出生就要吃东西。
母蜘蛛就将食物团成团,供它们吃。
可是,它们还是感到饥饿。
这时,它们围在母蜘蛛的身边,第一只小蜘蛛咬开妈妈的身体后,其它的小蜘蛛争先恐后地咬上来。
最后,它们一起,将母亲的身体吸成了一具空壳。
而养孩子何尝不像这样?
父母一味地满足孩子,不计成本的付出,当物质被啃噬干净的时候,她们就会啃噬父母。
为了让孩子更暖心
我一直在坚持做这3件事
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说过:儿童早期的认知来自生活实践。
为了让土豆番茄更有同理心,学会关心人,我一直坚持这3件事。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对土豆番茄,平时应该他们自己做的事情,我从来都不会帮助他们做。
也许最开始他们可能做不好,需要大人收拾,但是他们经常做,就慢慢地也会锻炼自己做事的能力,减少对大人的依赖,就会更独立更自信。
像土豆最开始做饭的时候,厨房总是一片狼藉,根本不收拾,但是我们从来不说他,先让他自己学着做,后面他就越做越开心,也越做越好。
现在他10岁,自己就已经可以做简单的饭菜了。
早上起来饿了,也不吵我和土豆爸,就自己做吃的,有一天早上起来,看见他在那吃牛排,我都惊到了。
有时候,不仅给自己准备早饭,还会连带把我们的早饭一起准备了。
2、家里的事情帮着做
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学会让孩子一起帮忙做一些小事,这样他们能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体验到家长的不容易,也会更加的有同理心,更会关心人。
平时,我就会让土豆番茄帮忙打扫卫生,做一些简单的家务等等。
比如吃完晚饭,收碗筷这样的小事,我肯定是要叫他们一起的。
反正,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小番茄,就超级暖心,有时候简直暖心到我都不能理解的程度。
今年9月份的时候,哥哥做手术,她就主动给哥哥洗内裤,一边洗一边开心的哼歌。
3、在孩子面前撒娇示弱
都说撒娇女人最好命,这一点,不仅在老公身上有效,在孩子的身上也很好用。
在我自己身上,我就发现:
适当的撒娇表达需求,孩子会更开心,做事也会更有劲,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也是被需要的,就更会关心人。
比如日常生活中,生病了我不会自己硬撑着做很多事情,而是会撒娇跟他们说:
我生病没有力气,可不可以给我倒水喝?
他们不仅不会拒绝,还会因为帮助了妈妈而感觉到开心。
经常表达自己需要帮忙,需要被照顾,后面都不用我说,他们就会主动帮我做一些事情。
比如,我画画的时候,土豆和番茄会主动给我削铅笔。
在我感染新冠的这段时间,他们也会主动的给我端茶倒水,准备早餐。
我说自己腰酸背痛的,妹妹就会帮我捏背,其他时间哥哥还会主动带妹妹玩,让我好好休息。
《性格的陷阱》中提到一个词——权利错觉。
指的就是“我可以得到任何我想要的东西”的错觉。
造成孩子形成权利错觉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父母的过度溺爱。
当父母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地承担了孩子生活、学习、家务等所有事情,无条件迁就和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孩子就容易在“要啥有啥,爱做不做”中形成自己拥有无限大权利的错觉。
自然就会表现出自私冷漠的行为。
所以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家长也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孩子。
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如何教育出合格的孩子,是我们这一生都需要修炼的课题。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一枚暖心的小棉袄
你好,我是爱画漫画的土豆番茄妈!5岁女儿番茄、10岁儿子土豆的麻麻,专注二胎养育、家庭关系、育儿心得、漫画创作,已出版书籍《萌宝土豆在德国》《世界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爱妈妈》《李点点的简笔画》。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