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丨刘同军代表:增加教师编制数量,适当为教师“松绑”减负

大家好,欢迎来到锦鸿博客,我是博客的博主,在这里你将收获丰富的育儿知识,海量正面教材,孩子早教要从小抓起,为您分享大量育儿经验,下面开始我们的分享。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 孙兆慧

从去年开始,青岛市义务教育段学校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进行课后延时服务,实行初三毕业班“晚餐 晚自习”等措施,受到市民欢迎,有效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今年8月,中共青岛市委办公厅、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设立了“到2024年,全市新建改扩建普通中小学、幼儿园220所,新增学位16万个”的总体目标。

刘同军代表

对此,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正高级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刘同军代表认为青岛市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师资不足现象亟待解决。

刘同军认为,“双减”后学校任务量显著加大,导致教师工作时间普遍加长。他举例,一些初中毕业班的班主任从早上6点30分到校,到晚上8点30分晚自习放学离校,加上“午休看班”,实际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4小时,有些学校干部甚至达到每天工作16小时。长期超负荷工作、长期得不到休息,使得教师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甚至家庭责任难以承担,更没时间进修充电提升专业素养。

刘同军说,师资力量匮乏是城市中小学面临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农村中小学的学生数量显著减少,而城市中小学学生数显著增加,这导致城市师资的不足。今年以来,为配合疫情防控需要,学校组织的大规模在线教学与考试等工作,极大地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人手不够成为学校常态。

据了解,青岛市小学教师的编制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据统计,2021年全国小学的生师比为16.33:1(比值越小说明教师数量越充足),而青岛市目前小学阶段的生师比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更明显低于发达地区的水平,这说明青岛市小学教师编制不足。

怎么能够解决中小学师资力量短缺、教师工作时间过长问题?在他看来,首先应该适当增加义务教育段学校教师编制,使青岛市小学、初中的生师比均显著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向发达地区看齐。再就建议严格控制各级政府部门、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向学校和教师安排的各类重复填表、调查、关注APP、点赞等非教学任务,为教师减负。并由市财政出资,适当增加青岛市教师“课后服务”的补贴标准,切实提高教师待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