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闺蜜家串门,一进门她就拉着我大吐苦水:
最近疫情放开了,前段时间两个孩子都发烧了,二宝更严重一些,烧到40度多,她便对二宝照顾的更多一些,白天给两个孩子切了水果,却只喂给二宝吃,半夜一直抱着二宝睡觉。
大宝看见不乐意了,拉着妈妈问,是不是更喜欢弟弟,不喜欢自己?
不仅如此,闺蜜说她还不止一次看见过大宝背着他们打弟弟的头,边打嘴里还嘟囔些什么。
讲完这些,闺蜜忧心忡忡地说,就怕大宝会这么想,平时都很少给弟弟买玩具,衣服什么的也是捡他以前的穿,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很多家庭生二胎,初衷都是希望孩子多一个亲人,手足之间相亲相爱,一起相伴走过世间冷暖。
可又有多少相亲相爱的初衷,变成了相恨相杀的闹剧!
吵闹,争宠,才是两个孩子的日常。
究竟是哪里做错了?如何做才能让手足之间相亲相爱?
有些真相,是二胎、多胎家庭父母一定要知道的。
二胎家庭最大的谎言——一碗水端平
没生老二的时候,大多数父母都相信自己可以一碗水端平。
并且在有了二宝之后,一心追求这个目标,生怕别人指责自己偏心。
但事实上,不偏心,在真实的生活里是不可能的。
《时代》周刊高级编辑杰弗里·克鲁杰曾揭露过一个扎心的真相:
“95%的父母都偏心,剩下的5%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于是一碗水端平成为很多二胎家庭的第一目标:
买两个相同的玩具、两双一样的鞋、两个一样的书包,吃穿用度一概统一,一个有的,另外一个也一定要有。
表面上做到了一视同仁,但时间长了父母们就会惊奇地发现,物质上的统一并不能解决争宠的问题。
争执依然不断,战火依旧弥漫。
孩子还是会用各种方式来验证父母的爱,投诉、告状,此起彼伏。
问题没解决,孩子们之间的隔阂却越来越多。
然后我们渐渐发现一个事实:父母越追求公平,孩子越觉得不公平。
我们总以为只要平等对待孩子,他们关系自然就会融洽。却忽视了,年纪不同,性别不同,甚至性格不同,都会导致需求不同。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没有公平,也不需要公平。
越强调公平,孩子反而越计较得失,结果就导致竞争加剧,矛盾增多。
爱和安全感才是解决矛盾的根本
还记得前阵子热播的电视剧《加油!妈妈》里的女强人律师苏青吗?
她在外是一个能力超强的律师,事业上风风火火,对待上司下属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而面对两个儿子,态度却是截然不同。
大儿子小夫从小就乖巧懂事,从幼儿园开始,就是一个学霸,从没让苏青操心过。
可自从小儿子出生后,苏青对小夫的关注就少了很多。
剧中有几个让我一度血压飙升的片段,我们再一起回顾一下:
小夫喜欢吃蛋糕,苏青却从不知道,也没有给他买过蛋糕。
有一次,小夫吃了同学的妈妈做的烤蛋糕,苏青听完后也是各种嗔怪: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哪怕后来,苏青破天荒地给小夫买了一次蛋糕,蛋糕上的水果也是小夫最讨厌吃的凤梨。
但是弟弟喜欢吃什么、对什么食物过敏,苏青却是记得一清二楚。
一旦有空余的时间,苏青也是无一例外的陪伴弟弟。
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幼儿园接弟弟,在弟弟的幼儿园家委会各种操心,甚至还要求小夫去弟弟的幼儿园参加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分享自己作为学霸升学的成功经验。
而这一切在小夫看来,只会觉得只有弟弟是妈妈的孩子,自己只不过是妈妈用来炫耀的筹码。
于是在这一桩桩一件件事情发生后,小夫对弟弟的敌意也是达到了顶点。
吃早饭时,弟弟想要吃他盘子里的煎蛋,他宁可倒掉也不肯给弟弟吃。
家长们在屋里开会,他故意把弟弟带出去,想让妈妈责骂弟弟贪玩。
在学校闯了祸,被妈妈发现后,更是歇斯底里地喊:
去找你最喜欢的小儿子吧!
其实,小夫想要的,不过是确定:妈妈也是爱我的,而已。
只要我们能够站在老大的立场上,稍微想一想,多问一句,结局很可能就会不一样。
后来妈妈苏青在好友无数次的“敲打”下,也终于注意到了自己的疏忽,开始更多地关注小夫。
得到妈妈的爱和关注后,小夫脱去了叛逆伪装的外壳,变回了那个温暖阳光的小大人。
在爸爸妈妈忙得顾不上家的时候,给弟弟做饭、哄他睡觉。
虽然知道会被妈妈骂,但还是会满足弟弟不被注意的小心愿,带着弟弟出去放风。
因为他希望弟弟有更快乐的童年,而不是像自己一样变成学习的机器。
其实,老大对老二的态度,更多地取决于父母。
只有老大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有了足够的安全感,他才能更加毫无保留地去爱弟弟妹妹。反之,就会对他们充满敌意。
所以与其追求一碗水端平,不如将老大的心用爱填满,让他用溢出的爱去全然接受和呵护二宝。
父母会爱,孩子才能相处融洽。
如何平衡孩子之间的关系
1、既然控制不了偏心,那就都偏心一点
其实一碗水端平在二胎家庭里,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我们既没有办法完全平均地分配精力,也不能平等地满足两个孩子的要求。
并且一味的追求公平,老母亲最后也会身心俱疲。
那既然做不到绝对的公平,不如对每个孩子都偏心一点。
比如大宝爱吃披萨,那就在吃披萨的时候多给大宝一块,二宝爱吃鸡翅,那就吃鸡翅的时候多分给他一个。
这样每个孩子都得到了一些偏爱,自然也挑不出什么。
2、如果孩子之间有矛盾,试着让他们自己解决
当两个孩子发生冲突,父母切忌把“你是哥哥/姐姐,要让着弟弟/妹妹”挂在嘴边。
这种行为是变相的道德绑架,不管对错,不问是非,年龄大的就要让着年龄小的,这才是不公平也不合理的。
不公平的调解只会让孩子的矛盾加深。被偏袒的更加肆无忌惮,被要求谦让的更加委屈,心生怨恨。
其实孩子们之间的打闹,可能是一种情趣,是一种促进感情的催化剂,家长们大可不必担心,相信孩子们,让他们自己解决可能会更好。
即使父母不得不介入调解,也应该问清楚原委,就事论事,而不是按年龄大小论是非对错。
关于为什么生二胎,看过一个最好的回答:
生二胎,不是因为我们有钱、有时间,也不是因为一定要生男孩或者女孩,而是因为在这个人情冷漠、充满功利的世界——我们想给孩子多留一个亲人。
在漫漫人生路上,他们彼此相依相扶。
愿每一个二胎家庭,都能成全相亲相爱的初衷。
愿每一个手足,都可以被爱滋养,共同成长;分享快乐,也分担烦恼!
享受最亲密的陪伴,拥有最幸福的童年。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