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锦鸿博客,我是博客的博主,在这里你将收获丰富的育儿知识,海量正面教材,孩子早教要从小抓起,为您分享大量育儿经验,下面开始我们的分享。
今天(5月25日),青海省发布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其中:王晓英,女,汉族,1982年7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现任青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拟提任正厅级领导干部。
王晓英 资料图片 来源:中国教育网
公开简历显示,王晓英,吉林双辽人, 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晓英1999年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学习,2008年7月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同年8月起在青海大学工作,曾任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常务副主任(正处级),2015年6月任校长助理,2018年5月任青海大学副校长,后任青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至此番拟调整。
王晓英主要从事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工作,科研方向为高性能计算、并行计算、绿色计算等。曾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其它横向课题5项,青海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批软件著作权3项,主编专著1部,出版教材1部。先后获得青海省小岛奖励金、青海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创新教学科研骨干、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青海省第十批自然科学工程学术带头人、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拔尖培养人才、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及奖项。
靳力 图片来源:青海工信国资微信公众号
王晓英的丈夫靳力(1980年10月生,重庆人)也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现任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招商局副局长(赴国务院国资委挂职)。她与丈夫靳力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即扎根青海,至今已有十余年。据清华新闻网报道,2008年,他们双双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毕业,作出将青春挥洒在“世界屋脊”的人生抉择——靳力从清华大学研工部挂职去青海,王晓英直接应聘青海大学教师岗位。
至于为何离开首都,远赴青海工作,清华大学新闻网披露,2007年,靳力面临次年博士毕业的方向选择。导师胡事民教授说:“清华学子不管在哪个行业都要做到有影响力,清华人的价值实现要面向更多人,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次谈话让靳力更加坚定了走向基层的决心。
据悉,王晓英和靳力的博士论文均被系学位委员会推荐为2008年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的候选论文,同时王晓英还获得了清华大学2008年度“启航奖学金”金奖,并获得了2008年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毕业生称号。
王晓英和靳力 图片来源:清华大学网
当靳力一开始提出去青海工作的想法时,王晓英很不理解。后来,她是最支持靳力的,也决定和靳力同行,她选择在青海大学教书。2008年,博士毕业那年,靳力和王晓英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要敢于挑战,但是更重要的是坚持。不是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好,而是为了更多的人生活更好,这是我们的人生观,也是在将来的坎坷道路上让我们能够坚持理想的动力。”
据介绍,青海大学计算机系于2007年建系,王晓英2008年到计算机系时,系里只有一位从兰州招来的专业课老师,和其他五位同期来到系里的硕士、博士毕业生。从硬件上讲,除了一座机房和40台计算机,大楼空空如也,从软件上讲,教学、科研都要从零开始。
半年后,王晓英参加了青海省处级干部公开竞聘的考核,2009年3月,王晓英任青海大学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系副主任,2013年6月任常务副主任(正处级),2015年6月任校长助理,2018年5月任副校长。青海大学计算机系第一届35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百分之百,其中有5人被推选免试攻读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研究生,有一人成功应聘著名互联网企业。
“他们用无悔的青春,在这片曾经陌生的土地上耕耘着属于清华人的家国情怀。”清华新闻网在报道中这样说道。
资料:青海省委组织部 清华大学新闻网 青海大学官网 青海工信国资 新京报政事儿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