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热搜令人窒息的“紧身连衣裙”事件,揭开了多少人的童年阴影

文稿|豌豆

编辑|法拉

|前言

相信不少人小时候都听过父母的那句“你看看别人,再看看你”,家长们习惯了先否定孩子,还要打着“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旗号。

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们常常奉承着“骄傲使人退步”一类的心态,从来不曾夸奖过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们分享什么,作为家长的第一反应都是先贬低自己的孩子。

因为这种“打压式教育”,越来越多的子女不愿意和父母分享真心,拒绝沟通和交流,两代人之间只有难以逾越的鸿沟,即使长大成人也无法改变这个情况。

最近,就有一位女生,明明已经成年了,却依旧在经历这样的“打击”难道只有这种“挫折教育”、“打压式教育”才能教育出好孩子吗?

|一条紧身连衣裙的故事

前段时间,有一位女生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苦恼,在互联网上吐吐苦水,没想到却意外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

这位女生在互联网上晒出了自己的生活照,照片中是一个穿着米白色中国风紧身针织裙的女孩子。衣服的版型很贴身,女孩的姣好身材被很好的勾勒了出来。

看到这是不是以为女孩只是想要秀身材呢?其实这个帖子的重点,是女孩晒出的和母亲的聊天记录

帖子的第二张照片就是女孩和母亲的聊天记录,女孩网购了一条新裙子,穿上之后觉得很不错,想和妈妈分享自己的这份喜悦

就在女孩欣喜地把照片发送出去之后,没过多久就收到了母亲的回复。和女孩预想中的不同,收到的不是称赞,而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贬低。

母亲的回复中,不断强调着女孩难看不适合这条裙子。女孩一时之间也愣住了,不知道该回复母亲什么才对。

之后女孩反应过来,自己也没有做错什么事,于是打断了母亲不停发来的贬低话语,回复道“你这真是典型的中国式打击教育”。

即使看到女儿这样回复,这位母亲却完全不考虑女儿的心情,继续贬低女儿,强调着自己的观点,说着“真的不好看”

站在笔者的角度来看,这条裙子穿在女孩身上很美。不仅把女孩柔美的曲线勾勒了出来,这个颜色还显得特别有气质,围观的网友们大多数也是认为好看的。

这位母亲之所以会这样贬低自己的女儿,还是因为这种打压式教育早已在中国家庭的教育观念中根深蒂固了。

每当子女想要和父母分享快乐或是有趣的事情,父母的第一反应就是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要求子女学会多多反思否定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

一次两次就罢了,但是父母多次扫了孩子的兴,出口的话语只有冷漠和指责,那么孩子自然不会再有和父母分享日常、交流沟通的想法了。

这位女孩把自己被“打压式教育”的事情分享到互联网上,也让评论区的很多网友深有体会,想起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纷纷讲述自己的经历。

由此可见,这种“打压式教育”在我们国家的家庭教育中非常常见,很多父母都认为贬低、责骂孩子是一种爱孩子的表现,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打压式教育”

家长们很容易陷入一种教育的误区孩子是不能夸的,夸赞只会让孩子不再奋发图强,只有多打击孩子,才能让孩子知耻而后勇。

之前热播的电视剧《二十不惑》中,其中有一幕,就是主角梁爽崩溃控诉父亲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感受,只会否定她的一切行为。

因为工作上的矛盾,梁爽事业陷入低谷,心理上也备受打击。本以为从外地赶来的爸爸是要给自己安慰,谁知道他不分青红皂白指责梁爽,要求她立刻给领导赔礼道歉

梁爽对此倍感委屈,明明自己没错还要被亲人指责,不愿意就此妥协。爸爸却再次指责她做事只考虑自己,教训她“骄傲”、“飘了”

随后就爆发了刚刚所说的那一幕,而两人最终不欢而散。很多网友看到这里,纷纷表示“太窒息了”“简直和我爸平常一模一样”

这样的家庭环境并不只是出现在影视剧当中,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父母。面对孩子常常只有挖苦和数落,即使是孩子需要陪伴或安慰的时候,也没有半句好话

“星二代”郭麒麟就是在很典型的“打压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郭德纲的家教是出名的严格,他教育方式简直让人大跌眼镜

郭德纲不止一次在节目中提到自己对儿子的家教严格,要给师兄师弟端茶倒水,好菜得等别人都吃完了才允许吃都是基本的。

各种规矩都还只是郭家的基础,最可怕的还是郭德纲信奉的“要把他的自尊全部打掉”。郭德纲对于郭麒麟,可以说是要磨掉儿子的所有自尊

郭麒麟从小到大,面对的都是父亲严肃的脸,就算做得再好,当父亲的也绝不会夸一句,相反的,犯了错就要当众点名指责

自尊被磨灭的结果,就是自卑到卑微。常常被外人调侃为“少班主”、“少爷”的郭麒麟度过了一段极为自卑的青春期

虽然27岁的郭麒麟早就已经可以平和地回忆起有关父亲的一切,但是对于17岁的郭麒麟而言父亲在语言和精神上的暴力几乎是毁灭式的。

在2019年,那年郭麒麟24岁,在主演的话剧《牛天赐》谢幕时,满堂的喝彩之际,一只手搭在了他的肩头,他一转头,看见的是忽然出现的老父亲

郭德纲什么也没说,只是笑吟吟地带着认可的神色。而郭麒麟却是已经忍不住张开双臂主动拥抱他,把脑袋靠在老父亲的肩头。

爷俩就在舞台上相拥20几秒,期间老郭小声地说着什么,而再抬头时,郭麒麟早已泪流满面。那个刚刚还是独当一面的大人,在这一刻变回了孩子

要知道郭麒麟绝对不是没有见过大场面的人十几岁时就已经能够开个人的相声专场,在娱乐圈这样的大染缸里也是高情商、讨人喜爱的孩子。

但是他却任由父亲攥着他的手,领着他四面鞠躬,和他一起谢幕。在那一刻,对他而言,没有什么比来自父亲的肯定和认可更加重要了。

幸运的是郭麒麟一直都在努力治愈自己,学会和父亲“和解”,靠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把自己的自尊都一片片拼接起来。

但是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幸运,能够在精神高压言语打击下变得谦卑有礼。

|被“打压”是孩子心里的伤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研究中写到:

来自父母打击所造成的伤害效果,不止是体现在当下。它会贯穿时光岁月,像一根针一样,深深地扎在子女的心头。

父母对孩子挖苦讽刺贬低,常常拿孩子和别人作对比、让孩子受打击的现象,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中青报就曾经做过一项调查。

在调查中显示,在受访的2000多名18-35周岁的年轻人当中,就有超过90%的受访者,坦言过去曾被父母语言打击,还有大部分依旧处于打压中

对于父母来说,自己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怎么现在的孩子都这么脆弱,说两句都说不得。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样日复一日的打压带来的只有压力负担

心理学上有种“暗示效应”,意思大概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会条件反射地接受别人发出的信号,从而做出相对的反应。

也就是说,如果父母不断用言语贬低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暗示,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认为自己做什么都不对,做什么都不行。

接收到来自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父母的消极暗示贬低打压,这样的孩子就会习惯把让自己处于一个“低自尊”的状态,缺乏自我的价值感

并且可能会缺乏安全感,更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因为他们都害怕被群体驱逐,所以会尽可能迎合他人,性格也会更加敏感

因为父母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永远都是打击和贬低,没有身体力行地教会过孩子温和又有效的沟通方式,所以孩子也不懂得如何好好说话

当他们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也只会大吼大叫,甚至是通过暴力的手段解决。面对父母,常常也是讲两句就没耐心听,说两句就发脾气

这种所谓的“都是为了你好”的贬低和打击,绝对不是爱,而是一种披着“爱”的外衣的伤害

|结语

为人父母,当然是恨不得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都给自己的孩子,做得一切出发点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好好成长。

但是想要孩子坚强成长,也不必愚蠢地去挫败去贬低,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也可以毫不吝啬地、真诚地认可和赞美

就如作家三毛写给父亲那封信里说的:

我一生的悲哀,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而是请你欣赏我。

就如郭麒麟,在早已赢得过满堂喝彩的时候,最令他动容的不是名和利,而是来自父亲肯定的目光和一个大大的拥抱

普通人的人生根本不缺乏挫折,作为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更多的肯定和温暖,那么孩子以后也会成为一个坚定并且充满爱的大人。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