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说自家孩子5岁了,没上幼儿园,给孩子报了25个兴趣班,八种线下课,十几个线上课,包括:舞蹈、阅读、思维、英语、围棋、篮球、跳绳等。
底下的评论非常热闹,有的网友说幼儿园学习的不是知识,是规则秩序意识、团队合作和集体精神,不让孩子上幼儿园是不理智的做法。
有的网友说,挺好的,教育是不一样的,上兴趣班的时候不单学习到各种知识,过程也是非常快乐的,体验不同的课程,对学习的认知和看法也会不一样。
刚开始我看到这个兴趣班的数量,是有些吃惊的,一个5岁的孩子能学得了这么多吗,可细看完,发现这是一位智慧的妈妈。
这位妈妈说:“如果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人希望孩子快乐,那这个人一定是妈妈。我不奢求孩子考多好的大学,有多大的成就,赚多少钱,也不需要孩子什么都会,但不试试怎么知道孩子不行。未来的路很长,我不能一直陪伴着孩子,但也希望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孩子去体验各种可能。”很赞同这位妈妈说的这段话。
如今的孩子,几乎每一个都在上兴趣班,一到周末,孩子们不是去上兴趣班,就是在去兴趣班的路上。
为什么要给孩子报兴趣班,意义何在?
很多家长越来越意识到孩子兴趣爱好培养的重要性,于是兴趣班成了孩子童年生活的刚需。其实孩子上兴趣班确实有很多好处。
- 兴趣班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
孩子的好奇心是天生的,他们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知欲。而且孩子的精力是非常旺盛的,他们总是不知道累,上蹦下跳。
如果在孩子上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能让孩子发展一些兴趣爱好,这对孩子的一生都是有着深远影响的。
兴趣班里有相同爱好的同龄人,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既学了知识,扩大了自己的认知,又交到了朋友,满足了孩子的社交需要。
- 兴趣班能挖掘孩子特长,提高孩子的审美
孩子有没有舞蹈的天赋,有没有画画的天赋,要先让孩子学学,尝试一下,孩子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在哪一方面有特长。
所以,我特别理解前面说的给孩子报25个兴趣班的妈妈。并不是一直这样,只是在孩子上小学前,多让孩子体验,然后找到自己真的喜欢的兴趣所在。因为幼儿园阶段孩子基本上不学文化课,都是以游戏为主,培养孩子的行为和习惯,所以,有大把时间和机会去上兴趣班。
儿童时期,孩子的感觉、知觉、动作和思维等都是非常活跃的,这个时期让孩子上个兴趣班,有助于挖掘并提升潜能,培养特长。同时像画画、舞蹈、钢琴等兴趣班,孩子长期在艺术的熏陶下,也能提高孩子的审美和气质。
- 兴趣班能锻炼孩子的意志,让孩子更有毅力
给孩子报过兴趣班的家长都知道,孩子的兴趣班是耗时又耗钱的,而且不是说报了名就一定能学会学好的。兴趣班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坚持和练习过程。
孩子上兴趣班的过程,就是锻炼孩子坚毅品质的过程,只有耐得住寂寞、克制住自己、不断重复、坚持练习,才能学有所长。
我家孩子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学了六年围棋。每周两节课,寒暑假还要参加集训。可以说孩子几乎就没缺过课,无论刮风下雨,我都会坚持送孩子去上课,有时候孩子看下雨或者天太冷就想偷个懒,但都在我的鼓励和引导下坚持下去了。
学了六年的围棋,参加了无数场围棋比赛,确实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变得更有毅力了。从刚开始的一输棋就哭,到后来的坦然面对输赢、越挫越勇。这是孩子学围棋带来的改变,这一改变也让孩子在学习文化课和面对人生困难时更加勇敢。
当然,让孩子上兴趣班的好处远不止上面我说的这些。培养一个兴趣爱好,会让孩子终身受益。有广泛兴趣爱好的孩子,长大后生活也会丰富多彩,内心富足。如果不开心了,也可以沉浸在兴趣爱好中自我疗伤。
虽然给孩子报兴趣班是利大于弊,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家长注意。
给孩子报兴趣班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一定要是孩子真的喜欢的。
兴趣班,当然要以兴趣为主。如果孩子兴趣浓厚,他就会学的认真、学的主动、学得快,即使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悦;即使面对困难,他也不会灰心丧气。相反,如果不感兴趣,那学起来就会收效甚微。
其次,报兴趣班不能太功利。
很多家长嘴上说报个兴趣班培养个兴趣爱好,可孩子一旦学起来,家长就会带着功利心,要么让孩子不断考级,要么就是想借着兴趣班走艺术特长生,为考试加分。一旦孩子不认真,家长就训斥孩子,甚至把自己孩子和那些学得快的、学得好的孩子做比较。一旦家长这样做了,孩子很快就会对兴趣班失去兴趣。
兴趣班的学习,要让孩子没有压力,让孩子保持求知欲和好奇心,才能长久坚持学下去。太功利反而不会长久。
第三,选择离家近的兴趣班更容易长久坚持。
兴趣班每周都有课,需要家长来回接送,如果太远的话,来回路上浪费时间,时间成本太大,家长和孩子都会很累。
建议在家附近给孩子选择兴趣班,这样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上完兴趣班还可以有更多时间陪孩子玩耍、休息。
第四,兴趣班的数量不在多,而在于精。
在孩子6岁之前,兴趣班可以多尝试几个,毕竟孩子还小,也没接触过,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多尝试,各种兴趣班都体验一下,更有利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但6岁之后,孩子要上学了,这时候就要适当减少兴趣班的数量,选择一到两个长期坚持。
兴趣班的数量不在多,而在于精。不能什么都学,结果什么都是半懂不懂,这就相当于什么都没学。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给孩子做好筛选,集中精力学一两个,达到较高的水平。
结语:
孩子的兴趣是从他的行为中反映出来的,孩子的某些看似“不听话”的行为,可能恰恰就是孩子某些兴趣或品质的反映。家长应该多观察,多让孩子去尝试,在尝试过程中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
你家孩子有什么兴趣爱好?你给孩子报了几个兴趣班?一起聊聊吧。#2023育儿季#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