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锦鸿博客,我是博客的博主,在这里你将收获丰富的育儿知识,海量正面教材,孩子早教要从小抓起,为您分享大量育儿经验,下面开始我们的分享。
经常来看咱们公众号的姐妹都知道,最近几个月,我都在为土豆身高问题操心,前两天无意间刷到一段视频,看完后,我沉默了好久。
视频中,医生正在接诊一位11岁,身高160cm的小朋友。
他父母咨询,孩子成年后是否可以长到1米八。
医生没有肯定,而是说,测完骨龄,才能做出判断。因为按父母身高测算,孩子11周岁应该153cm,但目前孩子高出了很多,怕是性早熟。
我一下子就懵了,土豆长得矮,我担心,长得高也有问题?我就去问了一下在医院上班的朋友笑笑,她的回答是:
如果是性早熟导致长得过高当然要注意了。
因为它可能会使孩子的骨骼线提前闭合,最终停止发育,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小时候突然窜高之后就不长了的原因。
而且性早熟的危害可还不止身高的问题,还有…….
想到可能还有很多妈妈跟我一样,对性早熟这个跟娃息息相关的专业名词还不太熟悉,我特意拜托笑笑结合自己在医院的经历给大家做一个科普,让大家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遇到了也不至于慌乱。
下面是她的文章,希望大家看完有帮助。
文|笑笑
因为在医院上班,其实我听到过很多性早熟的案例,但是真正重视起来,得从我家女儿妞妞说起。
上上周,放学回来的妞妞哭了。
她说,今天体育课,穿着一件打底衣跑步的她,被同学们笑话胸大。
我安慰她说,没有的事,只是衣服紧,别往心里去。
在我的安抚下,妞妞没有哭了,可我的心里却犯嘀咕了。
因为,我越看,越觉得妞妞的胸部有点不一样,不应该是她这个年龄段的样子。
到了晚上,我给儿科的一位同事发信息说明了孩子的情况。
她说有可能是性早熟,建议我带妞妞去内分泌科看看。
听到性早熟,我慌了,第二天一早,就给妞妞请了假,并把她带到了医院。
幸运的是,检查下来是虚惊一场。
妞妞的胸部,的确比同龄人大,不过没有硬块,激素水平也是正常的。
医生诊断孩子乳房凸起不是发育,而是脂肪堆积导致的。临走时,还特意嘱咐我,别让妞妞吃太多,要多运动,减减肥。
因为肥胖是导致性早熟的第一诱因。
回来的路上,我在想,那除了肥胖,还有什么因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呢?
为了不让妞妞踩这个坑,我花了好长好长的时间,对自己进行了一场“性早熟”知识的大科普。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我国6-18岁少年儿童性早熟的发病率约0.43%,大约有53万人,女童发病率为男童的10倍。
性早熟,除了上面提到会影响孩子最终身高外,还有其他我们家长经常忽视的问题。
通过查资料和我们医院的临床治疗数据来看,一般性早熟会有以下几个大的危害:
1、长不高。
很多父母可能不知道,孩子身体发育提早一年,身高可能会少5cm左右。
这会导致,女孩成年后身高在150cm左右;男孩成年后身高在160cm左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这与我们人体血中性激素的水平有关。
孩子如果提早发育,他血液中的性激素升高,会让他出现猛窜个的现象。
就像有的孩子,在三四年级的时候,突然猛长,变成全班最高的。
可到后来,大家长个的时候,他不长了,成了班里最矮的。
这是因为当性激素水平过高时,骨骺就提前闭合了,孩子的生长期大大缩短。
比如,孩子正常是要17岁才停止长个的,结果因为孩子性早熟,到14岁就停止了生长 ,这样孩子的最终身高肯定会受影响。
2、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隐患
很多爸爸妈妈可能和我一样,认为性早熟的危害只是长不高。
其实,它的危害远不止此。
浙江大学医院附属儿童医院的傅君芬主任医师就说,性早熟会引起早衰。
比如女孩在儿童期患有性早熟,就很可能成年后出现卵巢功能早衰,表现为闭经、皮肤暗沉等。
这是因为,我们人体的性腺(女性指卵巢、男性指睾丸)是有期限的。
它启动得早,衰竭得也就早。
然而,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
更让我们当妈担忧的是,性早熟的孩子,成年后发生生殖系统方面的肿瘤概率更高。
比如: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
3、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
孩子会因为提早发育,觉得自己和同伴长得不一样,而感受到压力。
还有的孩子会因为身体的变化被嘲笑 ,继而产生自卑心理。
我之前有一个同学小学四年级就发育了。
她因为没有穿小背心,跑步的时候胸部有点晃动,常常被一帮调皮的男生起哄。
这导致她后来都不敢上体育课了,课间时间也只愿趴在桌子上。
孩子太小,还没有办法去面对身体提早发育带给他的一系列问题,最终就会影响到他的心理健康。
所以,如果孩子出现性早熟现象,父母最好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不然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这很有可能成为父母和孩子一生的痛。
如何识别性早熟?
既然“性早熟”这么不友好,那我们应该如何发现和识别呢?
在最新的《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中,对性早熟的判断进行了重新界定:
女童7.5岁前(2015版为8岁)出现乳房发育或10.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
男童9.0岁前出现睾丸增大。
一般来说,女孩的发育情况,更容易被发现。
唯一要区别的就是像我们家妞妞这种比较胖的女孩,胸部肉嘟嘟的,很有可能是给胖的。
性早熟的女孩,乳房里会有硬硬的小乳核,孩子一般会说有胀痛感。
孩子来例假的话,就更容易被父母观察到了。
相比之下,男孩的第二性征就比较难发现。那应该怎么办呢?
在央视科普频道《别把孩子催孰了》节目中,傅君芬医生给除出了答案,她提醒男孩家长:
“最好由孩子爸爸定期陪男孩洗澡,留意孩子的身体变化。
没有发育的男孩,睾丸大小在4毫升以下,就像花生米大小。
如果睾丸大小达到我们成人大拇指第一节的大小,可能意味着孩子的发育已经启动了。”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如何有效预防“性早熟”
除了要学会识别性早熟,家长最应该做的其实是提前预防性早熟的发生。
这部分我将从导致性早熟的因素和预防展开,妈妈们可以参考和收藏。
一般,导致“性早熟”最不可控的因素是父母的遗传。父母一方或双方有性早熟的,孩子出现性早熟的概率会更高。
不知道自己属不属于性早熟,可以参照以下身体的发育顺序做个判断。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如果爸爸妈妈一方的生长发育顺序有超前的情况,那就要多用点心,关注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
虽然遗传因素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多关注,早干预。
除了遗传以外,其他因素都可以对症下药,为了预防孩子性早熟,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控制体重,避免肥胖
开头我就跟大家提到了,医生说,肥胖是导致性早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所以,妈妈们一定要注意孩子体重问题,注意营养均衡摄入的同时,要多运动。
不确定孩子是否肥胖的妈妈们,可以根据孩子自身的体重和身高,算出孩子的BMI值,确定孩子是否属于肥胖。
2、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般说来,
3-6岁儿童每天要睡10-11小时;
小学生9-10小时;
初中生8-9小时;
高中生8小时。
家长一定要叮嘱孩子早睡,达到标准的睡眠时间。
除了让孩子早睡外,睡觉时也尽量不要给孩子开小夜灯。
在央视的科普视频《别把孩子催熟了》中就专门提到了:睡觉时如果一直开灯,光照时间长,会使褪黑素分泌减少,进而导致儿童发生性启动的时间提前。
图源:央视科教频道《别把孩子催熟了》
3、减少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
有研究表明,看言情类电视剧、视频、书籍,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心理刺激,容易导致孩子早熟的发生。
孩子会从电视剧中看到大量有性暗示的画面,也会从网上看到一些与性相关的图片或视频。
这些都会刺激孩子的性意识,让孩子的性发育提早启动。
所以,为了减少孩子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尽量让孩子少刷手机。多陪陪孩子,或者引导孩子多看看适合他们那个年龄段的书籍或电视剧。
好啦,关于性早熟的知识,我们就聊到这里了。
今天的文章有点长,大家看完有收获的,可以收藏转发给身边的妈妈。
另外,如果大家还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哈,我们一起交流讨论哦~
天呐,以前我真的以为,性早熟只是会影响孩子的身高,没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危害,看完笑笑的分享,真的太有收获了。
我还专门把她在文中提到,央视出品的《别把孩子催熟了》科普视频看了一遍,觉得把性早熟这个话题讲得非常透彻。
如果你们看文字没记住多少,可以后台回复,性早熟,直接看视频再复习一遍。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22):中华儿科杂志,2023,61(1):16-22
【2】查天悦,孩子性早熟,肥胖是第一诱因[J] 江苏卫生保健 2022年11期
【3】央视教育频道健康之路《别把孩子催熟了》
【4】高海燕,钟婕,吴清芬,儿童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2,6(22):135-137
【5】倪娜,苏恒,孔祥阳.浅谈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分析[J]临床反射学杂志,2016,35(6):727-732
【6】倪青 庞国明. 内分泌病诊疗全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16:4209
你好,我是爱画漫画的土豆番茄妈!5岁女儿番茄、10岁儿子土豆的麻麻。专注二胎养育、家庭关系、育儿心得,已出版书籍《萌宝土豆在德国》《世界上最好的家就是爸爸爱妈妈》。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