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也叫自闭症,是一种儿童早期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病因至今未明确,通常于三岁以前发病。
孤独症的主要特征为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和行为重复刻板。这种疾病对儿童的社交功能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孤独症#
根据数据显示,全球现有超过七千万人正饱受孤独症的折磨,大约每160个儿童中就有1个患病。我国孤独症患者可能超1000万,其中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0到14岁的儿童患者数量可能超200万。
孩子有这些症状,可能是孤独症的预警信号
目前,儿童孤独症还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儿症状。
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家长需警惕是否是孤独症的预警信号,尽快带孩子进行筛查。
1. 遇到变化时表现紧张不安
孤独症患者通常不能很好地适应变化。如果孩子似乎不能容忍新的环境或日常例行公事中的微小改变,并因此表现出紧张和过度反应,这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
2. 避免目光接触
孤独症患者不善于与他们的照顾者或其他人进行目光接触。如果孩子似乎不愿意与你或其他人进行直接的目光接触,或者避免进行注意力集中的活动,例如玩耍或听故事,那么这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
3. 没有语言能力或者迟迟不愿意说话
孤独症患者通常在口语和语言方面存在问题。如果孩子没有比同龄人更复杂的语言技能,或者迟迟不愿意尝试说话,这也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
4. 重复和强迫行为
孤独症患者通常会表现出强迫和不寻常的行为,例如重复某些行为或与特定物品进行不自然而奇特的互动。这些行为可能包括手指扭曲、手势轻轻动作,甚至是一个人逐字逐句地重复固定的话语。如果孩子表现出这种行为,也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
5. 社交困难
孤独症患者不善于参与社交互动。如果孩子不愿多与他人交流、玩耍,也不感兴趣参加社交活动,这是一个警告信号。
6. 不会互动
孤独症患者通常不能很好地与他们的照顾者或其他人进行互动。如果孩子不會和其他人玩,或者不了解“回应”这个概念,这也可能是一个警告信号。
这些行为可能并不总是一定代表孩子有孤独症。但如果你发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就应该留意孩子行为的变化,尽快向专业人士寻求建议或治疗方案。要知道,及时的干预和支持可以让孩子在日后更加顺利地迈入成年生活。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