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天气逐渐暖和了起来,花草树木也开始抽芽开花。
每年到这个时候家长们都会带孩子进行一些户外活动,赏赏花呀、晒晒太阳呀、露个营啥的,娃和家长都能舒展一下一整个冬天闷在家里的身心。
虽说天气好的时候,户外遛娃有益身心健康,但一些安全隐患也不能忽视。
为了让大家玩得舒心、玩得放心,今天小编特地准备了这篇春游户外活动安全指南——
01. 放风筝
周末去公园逛了一圈,发现好多家长都会带孩子放风筝,这项活动也已经成了春季户外活动必打卡项目。
和孩子沉浸在风筝带来的愉悦中时,可不敢忽略这其中的安全隐患,别看细细的一根风筝线,杀伤力可不小!
曾有新闻报道:行驶中的小汽车保险杠被风筝线割出一道长达数十厘米的豁口!
钢铁制造的车也能被割成这样,这要是割到人的身上,那后果……
澎湃新闻就曾报道过一起事件:贵阳5岁男孩被一根风筝线缠住脖子,伤痕足有10厘米长!
真是触目惊心!风筝线的伤害性可太大了!
● 人在跑步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撞上一根绷紧的风筝线,这时候风筝线锋利如刀,能轻易割断香蕉,以及人的身体;
● 人在骑车的时候,风筝线的威力相当于50公斤的人踩在一个指甲盖上。
另外,风筝非常容易被周围的建筑、树木挂住,如果家长没有时时刻刻注意孩子,孩子很容易为了摘风筝从而跌落受伤。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多风筝线是透明的,看不清楚,所以当人面对危险的时候,根本毫无察觉。
所以,带孩子外出放风筝一定要注意:
● 选择空旷人少的场所,务必远离道路和高压线;
● 放风筝时最好戴手套,千万不要把风筝线缠绕在手指上;
● 如果风筝飞得太高收不回来或者挂在高空无法取下,应及时剪断风筝线;
● 儿童风筝尽量选择小尺寸,不要用透明风筝线。
02. 滑滑梯
大部分适合遛娃的地方都会设置儿童玩乐区,这其中就有滑梯,很多孩子争前恐后推搡着玩,一不注意孩子可能就被推倒撞伤了。
这还不是最危险的。
近年来,发生了多起孩子滑滑梯时,因为衣服上的绳子或衣领勒住脖子导致窒息死亡的事故。
央视《是真的吗》栏目组,曾经用假人做过模拟实验,模仿儿童滑滑梯时被勒住脖子的场景,结果显示帽绳上受到的力相当于假人体重的5倍!
如果有外力推动,这个力将达到10倍左右!
这足以造成孩子窒息死亡。
所以孩子在玩滑梯的时候,家长们尽量选择没有衣领以及装饰物的衣物,连帽卫衣的绳子一定要抽出来再给孩子穿。
03. 玩蹦床
公园里、广场上的儿童游乐区少不了滑梯的存在,自然也少不了蹦床这个儿童“爆款”大玩具。
但美国儿科学会曾指出:6岁以下儿童玩蹦床的受伤风险最高。
6岁以下孩子的骨头还很脆弱,还不能承受重复的跳跃运动。超过一人在蹦床上,会增加60%的受伤几率,年龄越小越容易受伤。
孩子在玩蹦床时会受到的伤害包括骨折、头部损伤、颈部或是脊椎的神经损伤等。
美国儿科学会强烈反对儿童玩蹦床,尤其是禁止孩子在蹦床上有空翻的行为。
04. 安全绳
安全绳,一头由家长牵着,另一头绑在孩子手上,这确实可以防止孩子走丢。
但2020年的一条旧新闻看得小编揪心!一名2岁女童手腕系着的安全绳被电梯夹住,电梯启动后女童直接被吊了起来!
万幸的是,女孩最终被物业救了出来,没有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安全绳很难被一些感应装置识别,如电梯门、旋转门、地铁门、动车门等。
如果在外出游玩回来家长比较累或者放松警惕低头看手机时,孩子一个人跑进电梯或者旋转门,家长没来得及跟上,这将是多么危险的事故!
所以,不管是外出在人群中,还是游玩结束要回家乘坐电梯或者去餐厅吃饭以及坐地铁等,请务必让孩子在自己的视线内,如果孩子比较小,最好抱起孩子进入这些地方。
05. 蚊虫叮咬
万物复苏的季节,虫蚁鸟兽们也开始活跃起来。
带孩子外出时,防止孩子被蚊虫叮咬也是家长们需要特别注意的,尤其是去一些植被茂密的地方,比如森林、小河边、草地之类的。
如果只是遇到孩子被蚊子或一些常见的小虫子叮咬,首先要做的是给孩子止痒,在户外有冰敷条件的最好冰敷一下,冰敷是个舒缓止痒的好办法,大约20分钟左右即可。
如果没有冰敷条件,可以买一些冰水清洗或者用湿巾擦拭,也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如果被毒虫或者携带病菌的蚊虫咬了,比如出现发热、浑身痛、叮咬部位红肿严重等,一定要及时就医。
保险起见,带孩子外出时尽量给孩子穿长袖长裤,减少裸露的皮肤也能很好预防蚊虫叮咬。
春季出游隐患多,以上列举的这些危险事故,只要家长多注意,就一定可以避免,快转发扩散这篇文章,希望家长们都能规避掉身边这些潜在风险!
最后,祝大家玩得开开心心,孩子们也都健健康康~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