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意识到,我的这种做法可能会把孩子养成白眼狼

昨天买了几盒蓝莓,这是小芋圆很喜欢吃的东西。

我把蓝莓用温盐水泡了一会,洗干净给她放在小桌子上,就转身去忙着烧饭了。

小芋圆自己一个接一个的吃着蓝莓,不吵不闹。

我看她吃得香甜,想逗一逗她。

“蓝莓甜不甜?给妈妈吃一个好不好?”我蹲下来对小芋圆说。

没想到她十分不满的嗯了一声,双手护住装蓝莓的碗。

“给妈妈吃一个嘛,妈妈也想吃。”我张开嘴巴,等着她来喂我。

以前我这样做的时候,她就会把自己好吃的东西喂到我嘴里。

但这次,她双手一起把我向外推,还准备把厨房的玻璃门关上,把我关在厨房里。

我趁她不注意,飞快拿走一个蓝莓。

小芋圆顿时哇哇大哭。

这种护食行为真是让我哭笑不得。

同时也让我反思自己以前的做法。

家里生活不算富裕,每次我买了好吃的东西,都会给宝宝留着,或者让她先吃,自己吃她剩下的。连队友有的时候想吃,都被我一眼瞪回去:“这是宝宝吃的!”

以前家里人逗宝宝:“把你的好吃的给我吃一点呀。”宝宝每次都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递过去,家里人就会说:“我不吃啦,宝宝吃。”

现在我意识到,这些做法可能会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这种以她为中心的教养方法,会让孩子认为最好的东西理应是她的,别人都不能动,会让她养成自私自利,不知感恩的心理。

我想到,前一段时间网上有一个妈妈被大家骂的很惨。

这位妈妈晒出削好的芒果照片,果肉切块放在盘里,果核摆在菜板上。

图片下面的配文称:“有俩孩子后我吃三个芒果核,芒果肉都是孩子的,我只配吃芒果核。”

这个母亲也是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她的做法无疑是爱孩子的。

但是,网上却骂声一片。

大多数是被那明晃晃的“我只配”刺痛了眼睛。

“我不会这样自我感动,想吃的自己就吃,多买点就行。”

“又不是买不起,非要这么做,来彰显母爱无私。”

“妈妈又不低孩子一等,凭啥只配吃核?”

“如果真吃不起大家都别吃,要吃就一起吃。”

网友们吐槽她是在自我感动,自怨自艾贬低自己,认为自己不应拥有好的东西,用牺牲来成全子女幸福。

这是一种非常沉重的爱,往往伴随着压力和负担。

这个母亲和我一样,都是典型的中国式母亲,常常都在和无私绑定。

其实,我的妈妈也是这样。

小时候的鸡蛋永远都是我和哥哥的,过年前煮的肉骨头也是我和哥哥啃的,她只会说你们吃吧,妈妈不喜欢吃。

她年轻时和奶奶爷爷吵架,抱怨我爸太老实不会给她撑腰。每每这个时候就会对我和哥哥说,如果不是为了你们俩,我早就走了。

我妈的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她的爱。然而,我却认为是我害苦了妈妈,为此我一直很自卑,觉得自己的存在就是个错误。

事实上,当孩子明白,自己的获得是父母牺牲换来时,伴随年龄增长,他们可能会感动,但自责、自卑和负疚也会与日俱增;

倘若教育不到位,还可能养成孩子自私、吃独食的心理

告诉孩子,她吃的东西我也喜欢吃,并不是只有她才能吃,大家要一起分享。

我决定了,我以后不要做蜡烛型的妈妈,要做个自私的妈妈。

#头条创作挑战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