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也加入不孕不育行列?原因竟是……

大家好,欢迎来到锦鸿博客,我是博客的博主,在这里你将收获丰富的育儿知识,海量正面教材,孩子早教要从小抓起,为您分享大量育儿经验,下面开始我们的分享。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3日讯(记者王春岚 通讯员高琛琛)“95后”小夫妻婚后备孕一年,一直没能如愿怀孕。到生殖医学中心求助,医生详细了解情况后哭笑不得:都怪备孕太“精准”!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彭祥炽介绍,这对小夫妻都是武汉人,今年27岁,从2022年元旦结婚后就开始备孕。兔年春节期间,家中亲友聚会,得知夫妻俩一直没动静,担心他们不孕不育,建议他们赶紧上医院做检查。

小夫妻告诉彭祥炽,他们一个从事销售行业,经常到外地出差;一个是设计师,经常熬夜找灵感。晚上即使同时在家,也多半在各刷各的手机放松,男生打游戏、女生追剧,凌晨才睡是常事。丈夫坦言:“睡觉时,时间已经蛮晚了,上床后各自倒头就睡。”

为了提高怀孕效率,他们上网研究了很多优生优育知识后,认为在排卵期“精准造人”最靠谱。于是买来排卵试纸,女生测出排卵后,就专门留出这一天的时间来“造人”,但效果不理想。

“这样的年轻夫妻,我在门诊中已经碰到不少例。自以为是‘精准’备孕,其实早已踩坑。”彭祥炽告诉记者,开年以来,她接诊了四五例这样的年轻夫妻。一方面,并非每一次“造人”都能成功,所谓“精准造人”反而降低了成功率;另一方面,熬夜伤身、不规律的作息则可能导致女方月经异常,而久坐也会影响男方精子质量,这些综合因素都导致了受孕几率下降。此外,刻意追求怀孕的结果,还可能增加心理压力,影响人体激素水平,对怀孕产生消极影响。

“平时不努力,全靠试纸选择怀孕时机,可能适得其反。”彭祥炽介绍,排卵试纸是通过检测黄体生成激素的峰值水平来预测是否会排卵,其实并不一定对每个人都准确。例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本身这项激素水平就偏高,试纸测出“好时机”的时候,其实并非排卵期。

若想顺利怀孕,应保持规律的“造人”频率,每周2~3次为宜,这样符合精卵的成熟时机,更易成功。如果身体健康的年轻夫妻,正常备孕一年仍未怀孕,就应及时到医院评估生育力;已生育子女,希望生育二宝、三宝的夫妻,如果备孕半年仍未怀孕,也应到医院来评估生育力。

【编辑:余丽娜】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